9/26/14 從我家入住來看光復東村建村年代
[曾在網上看過,蔣中正是在1949年11月30日,乘坐“美齡號”專機,由重慶飛往成都鳳凰山空軍機場。然後在1949 年12月初搭乘由伊復恩駕駛的“中美號”專機,從成都飛離大陸來台灣。至於來台的確切日期,網上眾說紛云,有7 日,8日,10日,11日,12日,13日,等。]
我昨天下午9/25/14週四去探望我父親,問起他當年來台,我出生,及後來我家搬到光復東村的一些事。以下是對我來說比較重要的事:
11/21/1949,我家(我祖母,父母,哥哥,兩位姐姐,我在媽媽肚子裏)從重慶搭最後一班由重慶起飛運軍眷來台的軍機,飛行約5小時,飛抵嘉義機場,然後轉搭軍車去虎尾空軍基地。因為虎尾機場是教練機場,運軍眷的飛機不飛虎尾機場而飛嘉義機場。
我家抵達虎尾軍地時已是晚上。父親的同事葉廷光伯伯屬先頭部隊,已被分配到較好的地方住。我家這批剛來的人則先住在虎尾機場的大倉庫內。虎尾機場以前是日人訓練飛行員的地方,倉庫裏的榻榻米破舊不堪,有洞,小孩子一不小心就會跌下去。倉庫牆上有洞隙,11月底的寒風襲人,大家就用釘子將軍毯釘在牆上來擋風,並用軍毯來隔間。
清晨4點左右,我媽媽肚痛,葉廷光的太太說,恐怕要生了。初來乍到,不知哪裡有醫生。他們想,先到虎尾鎮上再說。收拾了一些可能會要用到的東西,約六點起程,天才朦朦亮。沒有擔架,葉廷光和我爸爸就一人一邊扶著媽媽,沿著去虎尾鎮上的鐵軌走,走了約半小時,剛好看到有衛生所在前頭,但衛生所要八點才開門,而媽媽就快要生了。住在衛生所隔壁的一位好心婦人看到這種情況,就將他們讓進屋來,讓媽媽躺到一架行軍床上,她去請接生婆。接生婆踩著單車,帶著竹籃來了,一副很原始的模樣,但竹籃一打開,也還有酒精燈等用具,有模有樣的。行軍床沒有床欄可扶著借力,接生婆拿出兩個粗圓圈,讓媽媽穿在腿上,再兩手抓圈使力。大概是當時的日式接生婆接產法吧。我就是在這種情況下出生的。
小時,我父親的朋友來我家時,常說,看到我幾歲,就知道他們來台灣有多少年了。
我家在虎尾待了約兩個月,從11/21/1949 到 1/31/1950。
然後遷到嘉義,在嘉義待了約六個月,從 1/31/1950 到 約是7/29/1950。
再來就遷到台北了。剛到台北時,在父親的一位好友楊漫天叔叔的一位叔伯家短期借住了一陣。這位叔伯當時在工專做教員。
然後有人告訴我父親,光復東村有空房。因為建得像一批營房,有些人擔心如果共軍飛機來襲時,會遭機槍掃射,所以有些人寧願在外另租房住,不來光復東村住。我父親想,總比沒屋住好,就申請來住了。我家在光復東村一住23 年,從約7/29/1950 到 5/28/1973。之後,我家才搬到八德路的公寓。然後來美。
我家在光復東村時,最初入住 77-1 號(在後來的遼寧街122 巷)。當時雖然有些人寧願另租,但大多數人還是願意來住的,僧多粥少,變通之法便是將有些房子一分為二,要上校官階以上才能住整戶。當時我父親與先來原住77號整戶的李卓芳伯伯同為少校,於是將房子一分為二。李伯伯家先來,所以理所當然,讓他們住有廳有廚房有廁所的 77-2 號。我家後來,所以住原為兩個房間的77-1 號,再自加廚房。但廁所位在兩家之間,可以合用。
當時在光復東村與南京東路之間的復華新村還是一片空地,只有一些建材堆在地上,還沒開建。
我問父親,光復東村這批房子是從原來就有的日人房舍改建的,還是空軍新建的。我父親說是空軍新建的。
這段歷史, 符合李建平前幾天所說,他家是在1949年搬入光復東村的,也符合我前幾天所說,我家可能是在1950年搬入光復東村的。
總的來說,也符合李建平前幾天的猜測:光復東村建村始於1949 (民國38年)。
據劉燕良9/20/2014的電郵,光復東村是在1951年(民國40年)左右建好的。
我也記得小時各家原來都沒有竹籬笆的。颱風過後屋前淹水,我們小孩子就折紙船放到水裏,還用掃帚去划水來推舟。後來各家才各自圍起了竹籬笆。我家姊妹三個,每逢年底就幫媽媽大掃除,每逢颱風過後竹籬笆倒了,就去編竹子重建圍籬。
我家在1967年搬到後來成為遼寧街 128 巷 38 號的整戶。之前,我父親已從空軍退役,進入華航了。
歷史,童年,家園,都交織在居住在光復東村的那些日子裏,叫人難以忘懷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